藏學新書至,早承師友知。以下是近期重點推薦圖書書單。
NO.1
藏語語法的古今演變與發展
作者:王志敬著
定價:76.00元
書號:978-7-5211-0419-6
本書是研究和分析藏語語法的古今演變與發展的專著。作者通過研究藏文古文獻《羊胛骨卜文》、敦煌藏文文獻、中世紀前后的藏文文獻及近現代藏語語法,理清了藏語語法演變與發展規律。本書文種涉及藏文、漢文、藏文的拉丁文轉寫和國際音標,內容分十九章,涵蓋藏語語法古今演變綜述、詞匯的演變與發展、動詞概念化、句法結構的演變、標記的消減與消失、句尾標記的演變、復合句及其相關句式的演變等內容,對學習和了解藏語和語法結構具有參考價值。
本書作者王志敬,陜西藍田人,西藏大學教授,主要研究古今藏語語法和藏漢語關系,精通藏漢文語法和語言學研究理論。
NO.2
迪慶首任州長松謀傳
作者:祁繼先著
定價:80.00元
書號:978-7-5211-0408-0
《迪慶首任州長的松謀傳》比較全面地介紹了迪慶藏族自治州首任州長松謀活佛的傳奇一生。松謀州長是享譽整個涉藏地區的高僧大德,更是跟黨走、愛國愛教、維護祖國統一、為民謀利的好州長。早在1936年松謀活佛就為紅軍籌措軍糧,支援紅軍北上抗日;1950年他擁護解放軍和平解放中甸,當選為麗江專區聯合政府副主席、麗江專區副專員;1954年當選為全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56年被選為陳毅副總理率領的赴藏祝賀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的中央代表團成員;1957年他當選為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首任州長。他擁護、支持土地改革,贊成僧侶做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發動僧侶開荒種地、辦牛場,以寺養寺;1963年他為支援社會主義建設捐資建電站。松謀活佛是一位心懷慈悲、饒益眾生的愛國人士,深得黨和政府的信任,深受迪慶廣大僧俗群眾的敬仰。
《迪慶首任州長的松謀傳》的出版,對我國涉藏地區廣大僧俗群眾尤其是年輕僧人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他的傳奇故事是對藏地寺院僧人和佛學院學員進行愛國愛教和維護祖國統一教育的好教材,也是教育廣大僧俗群眾宗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活教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該書對研究我國涉藏地區土地改革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及其意義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積極作用。
本書作者祁繼先,藏族,曾用名慈仁群佩,國家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52年1月出生于云南省香格里拉縣東旺鄉,1967年參加工作,1969年應征入伍;1975年轉業,先后在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央民族翻譯局、中國民族畫報社、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工作,2012年2月退休,其藏文著作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消失的地平線》《魯迅作品選》《香巴拉指南》等;漢文著作有《香格里拉東旺人》《絨贊卡瓦格博圣地?明鏡》《藏傳佛教》《從梅里雪山走來的英雄藏三連》《探訪卡瓦格博紀行》等。
NO.3
十五志學——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十五周年教師論文集
主編:烏云畢力格、黃維忠主編
定價:110.00元
書號:978-7-5211-0403-5
本書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15周年教師論文集,共收錄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教師如烏云畢力格、沈衛榮、畢波等撰寫的論文21篇,系教師自選文章,內容涉及我國西部的歷史、宗教、文獻、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研究,以及相關學術回顧,均以漢文或英文的形式曾刊發于相關學術期刊上。論文作者均為人大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教師,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有深入的研究,文章質量上乘,學術性和資料性兼具,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主編烏云畢力格,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常務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教授,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為蒙古史研究、滿蒙文檔案與文獻研究、蒙藏關系研究及清史研究等,出版有《喀喇沁萬戶史研究》《蒙古游牧圖——日本天理大學所藏蒙古手繪地圖及其研究》《內蒙古通史(第四卷)》等專著(含合著)。主編黃維忠,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杰出教授,西域古典學系主任,研究領域為敦煌藏文文獻、西藏歷史、漢藏文化交流等,出版有《8—9世紀藏文發愿文研究——以敦煌藏文發愿文為中心》《西藏通史》《西藏百年史》等專著(含合著)。
NO.4
十五志學——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十五周年學子論文集
主編:烏云畢力格、黃維忠主編
定價:130.00元
書號:978-7-5211-0417-2
本書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15周年學子論文集,共收錄了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學生如安海燕、楊杰、魏文、任小波等所撰寫的論文28篇,如《俺答汗代三世達賴喇嘛求封事宜考》《西夏對藏傳佛教的吸收與融創》《吐蕃興佛運動的東漸》《西藏夏魯寺母虎本生壁畫分析》《黑水城文獻中發現的藏傳佛教替身儀軌研究》等,內容涉及我國西部的歷史、宗教、文獻、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研究,以及相關學術回顧,均以漢文或英文的形式曾刊發于相關學術期刊上。
本書主編烏云畢力格,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常務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教授,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為蒙古史研究、滿蒙文檔案與文獻研究、蒙藏關系研究及清史研究等,出版有《喀喇沁萬戶史研究》《蒙古游牧圖——日本天理大學所藏蒙古手繪地圖及其研究》《內蒙古通史(第四卷)》等專著(含合著)。主編黃維忠,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杰出教授,西域古典學系主任,研究領域為敦煌藏文文獻、西藏歷史、漢藏文化交流等,出版有《8—9世紀藏文發愿文研究——以敦煌藏文發愿文為中心》《西藏通史》《西藏百年史》等專著(含合著)。
NO.5
藏語言文字學初探(重?。?/strong>
作者:吉太加著
定價:78.00元
書號:978-7-5211-0333-5
本書是作者繼《藏語句法研究》(中國藏學出版社,2016年版,獲得第四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專著類一等獎。)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總論;文字的產生;廣義藏文;結繩達意;象雄文字;吞彌文字早期;吞彌文字后期;吞彌文字對藏語的影響和藏文的異體仿造等。作者構建了藏語言文字學理論框架,從文字學的角度,為進一步探究藏語言文字在中華“多元一體”文字體系中的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并將研究視角拓展到同一語系不同的語言及不同的文化領域。
本書作者吉太加,青海貴德人,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青海省第九屆人大代表,現任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青海省佛學院兼職教授等,研發國家藏語文測試標準,創建首門學堂在線藏語慕課課程《藏語言文字學概論》,其著作《藏語句法研究》獲得第四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藏文學術著作類一等獎。
NO.6
藏語言文字學概論教程(重?。?/strong>
作者:吉太加著
定價:62.00元
書號:978-7-5211-0334-2
《藏語言文字學教程》是《藏語言文字學初探》的姐妹篇,是為該成果的及時有效轉化而完成的輔助成果。該《教程》共分包括課程綜述在內的10章,除綜述部分之外,其它每章分別設有3小節,每節又分知識大綱、講授內容、疑難點歸納3個部分,本課程以歷史為線索梳理藏文的發展歷程,講述曾經在藏民族歷史上產生并使用過的各種與語言并行或輔助語言的廣義文字,界定真正用來記錄語言的現行藏文字符,劃分藏文發展的歷史時段,介紹藏文字母的分組、排列、搭配、書寫等知識。
本書作者吉太加,青海貴德人,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青海省第九屆人大代表,現任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青海省佛學院兼職教授等,研發國家藏語文測試標準,創建首門學堂在線藏語慕課課程《藏語言文字學概論》,其著作《藏語句法研究》獲得第四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藏文學術著作類一等獎。
NO.7
民俗學概論(重?。?/strong>
作者:扎保著
定價:78.00元
書號:978-7-5211-0064-8
本書主要講述藏族民俗歷史、民俗事象,并對民俗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以及海外民俗學發展狀況進行充分論述,為藏族民俗學學科的建設提供重要范本。內容包括民俗學與民俗文化;藏族民俗文化的來源與形成;藏族民俗文化的特征;藏族民俗文化的分類;藏族民俗文化的功能與作用;民俗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民俗學的研究目的與對象;藏族民俗文化的解析等。
本書作者扎保,青海省尖扎縣人,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教授,出版有《安多民間文學叢書》(歌謠對歌集)、《藏族民俗學概論》《藏族民間文學研究》《青海藏漢雜居村落的民間信仰與和諧社會研究》《青藏高原環境與山水文化·海東卷》(主編)等。
NO.8
吟唱東方圣人——藏族歷代文人給宗喀巴大師的經典贊美詩(重?。?/strong>
作者:扎布編
定價:45.00元
書號:978-7-5211-0065-5
本書較為全面地收錄了歷代藏族學者、詩人、作家對宗喀巴大師的贊美詩作品,共有31首詩歌。宗喀巴·洛桑扎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佛教理論家。歷代贊美詩作者包括杰擦·達瑪仁欽、克珠·格勒白桑、法王扎西巴登、博東班禪晉美扎巴等。本書收集的詩歌皆是西藏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詩歌,精煉傳神典型地描寫了宗喀巴大師的一生。
本書編者扎布,藏族,青海省海南州人,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青海省省級優秀人才。先后出版《藏族文學史》等著作,《藏族文學史》(第一作者)獲2003年青海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其在《中國藏學》等刊物上發表《〈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則〉研究》等論文10余篇,翻譯出版藏語版《標準日本語》。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等多次獎勵。專著《藏族古典文學的種類與體裁》獲全國高校人文科學三等獎。專著《印度婆羅門文化與藏族古典文學》獲得第四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專著類一等獎。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